而且,機器并不會完全打碎秸稈,還會留下十幾厘米長的秸稈茬。在人工收割時,為了盡量利用秸稈,農民收割大多貼著地皮,下次耕種之前,耙一遍地就可以把秸稈埋在土里當肥料;現在機械收割留下的秸稈茬太長,耙一遍不行,再粑一遍既費時又費力,據相關報道,一畝地要多付出幾十元的成本。
這些年,秸稈本身的利用價值也大大下降:農村電磁爐和液化氣使用越來越多,不再需要秸稈提供能源;農民如今也更愿意使用化肥,誰也不愿意使用又費勁效力又差的草肥;伴隨著農業機械化,農民也很少再飼養牲口;至于小造紙廠,早就因為污染而被關停了。
于是,對農民來說,秸稈就是廢物、垃圾。